说到这里,盛老夫人的语气里满是遗憾。
明明女儿嫁得不远,外孙也可以天天在家里。
就因为君臣有别,身为太子的外孙不能常来侯府。
连上次老侯爷好不容易回来一趟,太子都因为要避闲,留在宫里陪皇上和娘娘。
所以她早说了,天底下的男人那么多,她女儿看上谁不好,非要嫁给皇帝。
想到皇帝的三宫六院,三千佳丽,盛老夫人就不想再多说什么。
曾经,她只有一个女儿,没劝住女儿。
如今,她只有一个孙女,她是绝不会让孙女走女儿的老路的。
他们萧家的女人,再不进宫门。
让盛老夫人感到庆幸的是,萧觅珞跟她姑姑不一样,
既没爱上不该爱的人,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。
这方面,孙女可是比她的女儿听话太多了。
“多谢外祖母。”
太子私底下与永靖侯府的亲人还是非常亲近的。
不然的话,他对萧景湛的信任又是从何而来呢?
在宫里,太子感受不到亲情的存在。
兄弟之间,为着皇位,都在勾心斗角。
哪怕皇弟再年幼,不出五岁,便什么技能都学会了。
太子可是不止一次被三、四岁的小皇弟算计、陷害的遭遇。
好在太子不笨,他没有害人的心思,但防人的心思,还是有的。
再加上皇后的教导,太子不会因为皇弟年纪小,就小瞧了人家。
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,太子次次避过这些人的算计。
可次数多了,太子难免心寒,于是就越发珍惜和永靖侯府之人的相处。
这么说吧,永靖侯府的五位公子,都是与太子一起长大的。
对萧家这五兄弟,太子的感情都不差,只是跟萧景湛的尤其深一点而已。
以前太子是怕皇上会误会萧家有不臣之心,通过掌控他这个储君再掌控住整个朝堂。
皇室最忌讳的就是外戚做大。
永靖侯府就是这个外戚。
免得永靖侯府惹上这样的麻烦,也怕自己的储位不保,太子各种避及。
好在最近因为诸寻桃的出现,太子的顾忌可以减少一些。
玻璃这么重要的生意,自然得由太子这个储君亲自跟诸寻校去交涉。
若是把这么重要的事情,交给旁的皇子去处理,让太子做冷板凳,
那岂不是在打太子的脸,向其他人表明,皇上不看好太子,
太子这储君之位,坐得已经不稳了。
这么简单的事情,皇上不可能犯糊涂。
皇上不仅没有没对太子不满,相反,他还是很喜欢太子这个嫡子的。
这不,借着诸寻桃的光,太子都在侯府蹭了两、三顿饭了。
单这一点,太子也是直接把功劳算到诸寻桃的身上的。
难得能见到太子这个外孙,盛老夫人感情外露,拉着太子坐到了自己的身边:
“太子,你老实告诉老身,最近你母后……好吗?”
问这个问题的时候,盛老夫人的喉咙干得厉害,声音都哑了。
太子叹气:
“外祖母,你都知道了?”
他明明让萧景湛瞒着外祖母,不让外祖母知道的。
其实,这也是他母后的意思。
盛老夫人又气又心疼:
“你那个母后,脾气一直都这么犟,不爱听人劝,当年……”
盛老夫人忍不住提到当年阻拦的事情。
她不愿意女儿嫁到皇室,尤其是嫁给极有可能成为皇帝的皇子。
她一点都不稀罕当皇帝的丈母娘。
萧家的男人有保家卫国的能力,却没有霸占权力的野心。
假如皇室对永靖侯府手掌兵权有所忌惮的话,他们萧家完全愿意把兵权交出来。
大不了边疆出什么问题,皇上需要萧家的男人出力了,萧家的男人绝不推辞。
为了证明这一点,皇室有意让诸如妍做皇子的正妃,
老侯爷趁着事情没有正式敲定之前,带着兵权直接入宫,
双手将兵符送上,想要还给先帝。
但是这枚兵符,先帝没有收下,坚持给萧如妍和当今皇帝赐婚。
先帝还让老侯爷回侯府,亲自问问萧妍如这个女儿的意见再说不迟。
最后的结果就是,萧妍如自愿,早与当今皇帝暗生情愫,互许终身了。
为这事,盛老夫人气得一天都没有吃饭,三天没有跟萧妍如开口说一个字。
要是萧妍如嫁给皇帝做皇后,日子过得真得好,盛老夫人也不说话,
过去的事情,就让它过去吧。
可事实上,有些事情,它就是过不去啊。
皇帝的真情,才值几个钱?
如今皇帝的年纪都
第145章 不讨喜的女婿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